熱門關鍵字:谷物容重器 降落值測定儀 粉質(zhì)儀 拉伸儀 羅維朋比色計 纖維素測定儀 脂肪測定儀 油脂煙點測定儀 凱氏定氮儀 錘式旋風磨  硬度計

吉林玉米子粒容重影響因素的探究

來源: http://yuanweishulai.cn  類別:實用技術  更新時間:2015-03-25  閱讀

  吉林玉米子粒容重影響因素的探究

  1 材料與方法

  運用吉林省玉米區(qū)域試驗公主嶺市吉林省院試點的中晚熟3組、晚熟兩組、高密1組的資料,共148個品種。隨機區(qū)組設計,4行區(qū),5m行長,3次重復。施肥及田間管理同當?shù)厣a(chǎn)。

  子粒成熟后全區(qū)收獲,風干后考種,測產(chǎn)量、容重、含水量、出籽率、百粒重、穗粒重、子粒外觀品質(zhì)。子粒容重用GHCS-1000型玉米容重器測量;含水量用AQUASEAR600測水儀測量;子粒外觀品質(zhì)用目測法,分1~5級,1級最差,5級最好。各性狀相關分析按莫惠棟方法進行。2005年當?shù)貧夂驐l件特點:春季低溫多雨,秋霜晚,利于晚熟品種安全成熟。

  2 結果與分析

  試驗品種的產(chǎn)量變異范圍是7450.7~11203.9kg/hm2,百粒重的變異范圍是30.1~49.9g,生育天數(shù)的變異范圍是122~137d,出籽率的變異范圍是73.5%~94.1%,脫粒含水量的變異范圍是12.4%~19.2%,穗粒重的變異范圍是168~327g,子粒外觀品質(zhì)的變異范圍是1~5級。

  2.1與子粒容重正相關性狀

  通過分析看出:容重與產(chǎn)量、出籽率的相關系數(shù)分別是0.153和0.060.均未達到顯著水平;與百粒重相關系數(shù)是0.165,達到顯著水平;與子粒外觀品質(zhì)的相關系數(shù)是0.48,達到極顯著水平。因此,在選擇高容重品種時可以通過間接選擇百粒重高、子粒外觀品質(zhì)好的性狀來實現(xiàn)。

  2.2與子粒容重負相關性狀

  分析結果顯示:容重同生育天數(shù)、脫粒含水量、穗粒重的相關系數(shù)分別是-0.416、-0.882和。-0.283,均達到極顯著水平。因此,可以通過間接選擇生育期適中、脫粒時子粒含水量低、單穗粒重高的性狀來選擇子粒高容重。

  3 結論

  研究結果顯示,脫粒時子粒含水量同子粒容重呈極顯著負相關,這和郭淑春的研究結果一致。含水量越高,容重越低,因此高水分玉米子粒內(nèi)含干物質(zhì)少、商品品質(zhì)欠佳;此外,生育天數(shù)同子粒容重也呈顯著負相關,因為子粒收獲后的含水量,是與其成熟時含水量高低和成熟后脫水速率快慢密切相關。在像吉林這樣1年1熟制玉米主產(chǎn)區(qū),熟期越晚,在生育的后期,隨著日溫的降低,越不利于干物質(zhì)的積累和脫水。因此,今后要選育和應用既高產(chǎn)又優(yōu)質(zhì)的品種,就要在充分利用當?shù)毓鉄豳Y源的條件下,綜合考慮選擇生育期適中、收獲時子粒含水量低、容重高的品種類型,避免越區(qū)種植。

  子粒外觀品質(zhì)與子粒容重達極顯著正相關,說明成熟度、飽滿度好,角質(zhì)率高、色澤純正的品種容重等級高。因此,我們可以通過目測預測子粒容重的優(yōu)劣并加以選擇;同時分析結果表明,容重同百粒重、穗粒重呈正相關,分別達到了顯著和極顯著水平,說明可以通過這些性狀的田間目測或室內(nèi)測定等方法,來選擇子粒高容重。

  影響子粒容重評價準確性的因素較多,除同單位體積的子粒重量有關外,還同測量時的外界溫度、子粒表面的光滑程度、子粒的整齊度、子粒的含水量以及測量儀器、方法等因素有關。如宋秀娟曾報道子粒烘干脫水后,子粒容重反而降低的結果,據(jù)宋秀娟分析是因為收糧時凍玉米表面光滑,測容重時,容器桶內(nèi)玉米子粒的孔隙度小,造成容重值高于真值,待脫水后,子粒表面粗糙,造成孔隙度大,容重值降低;另外烘干脫水時,溫度急劇升高,子粒膨大,水分降低其重量減輕,但體積不縮小,致使容重減低。據(jù)郭淑春報道,當子粒含水量低于18%時,氣溫的變化對容重的測量結果影響不大,但當高于18%時,氣溫明顯影響了測量結果。因此在對品種容重評價與選擇時,要注意方法正確。

  近幾年吉林省審定的玉米品種近80%達到了國家二等糧標準,但一些農(nóng)民為追求晚熟高產(chǎn)品種,盲目種植越區(qū)品種,子粒不能達到完熟期,含水量高,容重等級差,影響了商品玉米的市場競爭力,增大了種植風險。

  提高玉米子粒容重,應著重考慮①加強玉米高容重種質(zhì)的定向篩選、改良、利用研究。②加強玉米子粒容重的遺傳機理、相關性狀研究。③將常規(guī)育種技術與生物技術相結合,定向改良容重等級。④大力開展提高玉米容重等級的配套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。